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乡村振兴
  • 索 引 号:
  • 主题分类:
  • 发布机构:
  • 文号:
  • 关键词:

以评补短,以评促建——荣县多点发力推动乡村建设

荣县作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21年乡村建设评价试点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乡村建设评价工作,强化评价成果应用,将评价报告作为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聚焦评价中发现短板弱项,整合力量,以评补短、以评促建,加快乡村建设,推动乡村振兴。

加强农房建设管理,注重农房风貌引导。为落实报告中“加强农房与村庄建设管理”的意见,荣县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从“政策+队伍”上着手,强化农房建设管理。制度上,建立从规划管理、勘察设计、建设施工、竣工验收的全环节农房建设管理制度,促进农民建房规范化。队伍上,一是强化工匠培训和管理,2021年对全县800名建筑工匠开展年审,对不按规定施工的工匠坚决取缔资格。二是优化执法资源,补足基层执法力量,推行“派出所、市场监管所+综合行政执法中队”综合执法模式,向21个镇街配备执法力量260名,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有效打击镇村违法建设问题。

为解决评价报告中指出的“农房风貌不协调”等问题,荣县积极推动片区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按照“梯田环抱、背山面水”的丘区空间聚落形态和“顺坡就势,起伏错落”的立体村舍院落格局,提出村庄风貌建设指引,按照“重点区域、协调区域、一般区域”三类风貌分区,推进农房建筑风貌管控。同时免费向各镇街发放标准图集,强化图集推广使用,坚持按图施工,无图不施工。


荣县旭阳镇马石村聚居点


荣县建筑工匠在高山镇正安场镇现场教学

强化党建引领,抓实乡村治理。为解决评价报告中指出“村民参与村庄集体活动积极性不高,乡村治理有待提升”这一问题,荣县坚持党建引领,按照“4个3”工作思路,通过实施“三亮三释”示范创建项目、“引活水、补短板”赋能拓源项目、“十百千万”深化拓展项目,形成“和美之隅.大爱正安”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治理机制,成功打造“王大爷说事工作事”、“邻里青”“邻里梧”等“邻里系列”治理品牌。在中秋、重阳等重要节日,组织在家村民开展“坝坝宴”活动,搭配文艺活动、健康知识讲座等活动,增进邻里互动、共享荣州美食、共话荣州建设、共谋荣州发展。一系列的活动和制度,让村民更多地参与到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中去,切实构建政府与村民美好生活共同缔造新格局。


邻里系列活动


说事长廊


坝坝宴活动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公共服务水平。针对评价报告中提的“村级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存在短板”,荣县聚焦教育、医疗、交通、垃圾污水治理,多点发力全力提升,补齐短板。夯实基础学校教育。2021年新建成1所公立小学(梧桐树小学校)及旭阳、高山、双石等6所幼儿园。东兴、墨林学校44名初中学生分流到一中就读,17名教师跨校到一中任教。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优化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布局,撤改8个乡镇卫生院,选派62名县级医疗单位中级职称以上骨干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打造医疗卫生次中心和特色科室,满足居民就近就医,实现大病不出村。按照“三共三强化”机制,坚持“六统六不变”思路,通过整合片区资源,全力打造农村片区医共体(今年长山片区医共体正式挂牌运行),有效破解乡镇医疗力量偏弱、分布不均和服务水平低等问题。补齐交通基础短板。2021完成54.5公里通村路建设,131.28公里乡村振兴产业路旅游路建设,全面完成乡村运输“金通工程”建设。提升农村垃圾污水治理能力。2021年荣县完善7个聚居区生活污水管网建设,实施完成双石镇等14个镇千村示范工程项目,全面完成双石镇品山村、鼎新镇鼎新村、观山镇板桥村3个水美新村建设任务。升级改造232个农村生活垃圾池,新建垃圾分类收集点252个。


乡村振兴产业路旅游路建设

         
荣县观山镇板桥村水美新村建设

         
建成并已投入使用的梧桐树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