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 主题分类:
  • 发布机构:
  • 文号:
  • 关键词:增设电梯,

36万余户家庭圆了“电梯梦”!四川近10年增设电梯3万部|城就四川·奋进十年

  • 发布时间:2025-11-08
  • 来源:四川发布
  • 浏览:
  • 【字体:
  • 打印

来源:四川发布

【开栏语 】11月10日,省委城市工作会议将在成都召开。为更好宣传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四川发布联合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开设“城就四川·奋进十年”专栏。聚焦“人民城市”本质,生动呈现四川各地在城市更新、住房保障、历史文化保护、基础设施提升、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实践成果与鲜活经验,集中展现近十年来四川在城市发展、建设与治理方面的历史性成就与特色路径,深入阐释四川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成果与宝贵经验。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一层楼13阶、到七楼78阶,每天上下两趟,需要“爬”156阶……年过八旬的李广生老人以前回家中途都需要歇两次,撑着扶手、叉着腰,气喘吁吁的他总会忍不住望向上方层层楼梯,心里默数还有多少阶才能回家。

如今,他回家只需要走到电梯口轻轻一按,门在打开家就近在眼前。“以前上个楼,要先想有没有什么忘了买、没有拿,要不然回到家还要再跑一趟痛苦得很。现在太方便了,随时想散个步,说走就走。”乐呵呵的他看着眼前加装的电梯有着说不完的满意。

李广生畅享“一键直达”的便利生活,正是全省36万余户受惠家庭的真实写照。

自2015年起, 一项推进既有住宅电梯增设的民生工程在四川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历经近10年不懈努力,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完成增设电梯3万部,总投资额约150亿元,发放省级财政奖补资金26.3亿元,惠及36万余户家庭,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制度创新 破解“一户拦全栋”难题

“以前加装电梯,一户反对就卡壳,导致大家都只能干着急,现在政策更灵活了!”这是不少老旧小区居民的共同心声。2021年,我省将电梯增设表决规则修改为“三分之二以上业主参与表决,参与表决数四分之三以上同意”即可增设电梯,并行推进邻里间民事诉讼与增设电梯工程,有效转变“一户拦全栋”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绵阳市“三不两有一补”做法,即一、二楼建设、使用、维保不出资,单元居民均等享有电梯使用权、所有权,给予一楼一定资金补偿,有效破解底层反对和资金分摊难题。

在政策保障上,各地因地制宜地结合实际细化优化创新政策措施。眉山市先后4次制定出台增设政策,创新增加针对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优抚政策,率先实施“两调一诉”,畅通群众权益保障渠道。绵阳市建立了覆盖设计方案指导、简化审查环节、矛盾纠纷调解、工程质量监管、补助资金使用等全流程政策保障体系,深受群众好评。

在调解机制上,我省全面推行“两调一诉”做法,充分发挥社区、街道的组织协调和政策宣传作用,降低群众意见统一难度。自贡市搭建“社区党组织+小区自治组织+物业企业+业主+社工组织”五方沟通调解平台,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绵阳市设立41个政策咨询点,通过“一二三四”工作法,累计化解业主矛盾纠纷上千余次,妥善解决增设中的重难点问题,在全国广泛推广。

资金保障 应装尽装“底气十足”

加装电梯,资金是关键。我省充分发挥省级财政撬动作用,全省21个市(州)全部配套地方奖补资金,加上省级奖补,最高可达20万元,有效减轻居民负担。

同时,我省率先于全国支持业主提取住房公积金和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用于电梯增设,公积金提取范围扩大到配偶及子女。各地还纷纷推出创新金融产品,攀枝花市推出低利率“增梯信贷”专项金融产品,引导企业捐赠资金支持困难群众增设电梯;南充市鼓励使用公积金和维修资金,拓宽筹资渠道。绵阳市推出“利率优惠、还款灵活、审批高效”的“电梯e贷”金融产品,为340部电梯项目提供信贷支持,向10家电梯企业发放贷款超5100万元,直接惠及3200余户居民。

审批提速    推行“一站式”服务模式

“以前要跑好多个部门,又麻烦又耗时,现在一窗受理,11个工作日就能办完,太方便了!”达州市民王强的体验,见证着审判服务的升级。我省各地纷纷推行“一站式”服务模式,实施“并联审批、联合验收”,让群众办事更便捷。资阳市打造“电梯加装便民服务中心”,建立“一楼一梯一策”和“代帮代办跑腿”服务机制,解决程序“繁复”问题;达州市实行“一窗受理、分类审批、集成服务、统一出件”模式,将行政审批时间从28个工作日压缩为11个工作日,大大提高办事效率。

“乐山市沙湾区等地在老旧小区改造中预留电梯位置,统一迁移地下管网,避免重复改迁,减轻后期业主负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还将电梯增设与老旧小区改造同步推进,推动老旧小区改造与电梯增设同步征求意见、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投入使用。

运维保障  电梯“装得上”更要“用得好”

我省明确单元业主为运维责任主体,通过《电梯使用管理公约》明确权利义务,鼓励委托物业服务企业、专业机构负责运维。公租房电梯增设项目由国有产权单位负责建设及后期维护,承租户无需承担费用。

不仅如此,我省还规范费用分摊机制,普遍采用“楼层系数法”“阶梯递增法”分摊运维费用,确保运维费用合理分担。绵阳市游仙区90%以上单元按楼层系数分摊,3楼起每层递增5%-10%,底楼无需出资但可获一次性补偿;遂宁市射洪市探索“梯步分摊法”,按总楼梯步数核算每户分摊金额。成都市、资阳市等地试点在加装阶段预筹“增设电梯专项维修基金”。

监管方面,我省依托“两调一诉”机制化解运维矛盾。自贡市通过五方调解平台成功调解电梯运维纠纷;攀枝花市建立电梯应急处置数字化平台,实时监控运行数据,变“定期维保”为“按需维保”;泸州市、自贡市推行“连片加装+集中维保”,以小区或片区为单位统一采购维保服务,降低单个单元成本约20%。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王梓菡 图片由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