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绵阳)科技城管委会发布了“可持续垃圾分类成套技术及系统”成果。该技术及系统既可充分解决当前垃圾分类行业运营成本高、有效分类难、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无法有效实施的诸多难题,又可利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和创新环卫设施的组合投放,将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以及分类处理的各个环节有机结合。
分类投放功能以分类投放站的形式实现,分类投放站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根据小区(社区)居民人数的多少设置相应的快递收寄箱体,下部为纸张、塑料玻璃、金属、衣物、餐厨、有毒有害垃圾以及其他共八个收集箱体。可以通过刷脸、二维码和密码来开箱投放垃圾。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蔬菜、水果、剩菜等厨余垃圾,经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后,通过公司生产的餐厨垃圾自动处理设备,先自动称重、自动破碎、自动脱油脱水、自动发酵、自动除臭等PLC程序控制,由于该技术及系统采用模块集约化生产工艺,使其在运输中可有效节约运输成本,并在安装时可通过垃圾量和快递量进行有效组合,从而达到设备的最优使用率。与传统方式相比,项目在前端设施资金投入上可以节约40%,在后期运营上可有效节约运营费用30%左右。实时对箱内餐厨垃圾温度、菌料添加和翻动频率进行工作调节,在24小时内即自然腐熟为生态肥料。
在绵阳东原长岛小区,大部分的传统垃圾桶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这套智能垃圾分类设备。小区居民可以通过刷脸、二维码和密码来开箱投放垃圾,每户居民都有自己的密码。不仅如此,垃圾箱内还有一个类似喷头,每隔10分钟将喷一次药剂,以保证垃圾箱内没有异味。“如果有居民恶意乱丢垃圾,在运营人员联系告知后仍然存在恶意乱丢,达到一定次数后,系统会锁定其打开垃圾箱的权限。”据可持续垃圾分类系统研发负责人介绍。
垃圾分类后,如何进行处理呢?对此,该负责人介绍,一个分类投放站可以满足300户居民24小时丢垃圾的需求,当垃圾箱内的垃圾装满后,系统后台会自动报警,这时会有专门的人员前往将垃圾收走。(中国(绵阳)科技城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