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充市嘉陵区龙蟠镇牛头寺村,连片的稻田中,水稻长势良好。这片稻田是该区坚持强化党组织引领作用,深入推进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整治,多措并举盘活的闲置土地之一。
记者从嘉陵区委组织部获悉,去年以来,嘉陵区针对偏远乡村因空心化、劳动力流失导致的土地闲置问题,组织党员干部带头开展排查,探索“农户自种、亲友代管、集体兜底、企业流转”模式,腾退 10729.4亩失管园用于种粮。同时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小田并大田”等布局优化,新建产业路、完善灌溉设施,实现农田旱能灌、涝能排,有效提升粮食产能与农民收益。
为了落实长效管理,有力筑牢粮食安全根基,嘉陵区建立“区级部门统筹、乡镇党委指导、村党支部落实、承包方参与”管护机制,成立8个农机服务平台,组织32名农技专家下乡指导。通过促成企业与种植主体签约、打通线上销售渠道,如今嘉陵区农田亩均作业成本降低150元以上,农技服务覆盖19个乡镇,线上销售额突破1500万元。
本栏撰稿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浩煊
南充观察 吕芝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