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动态市州动态
  • 索 引 号:
  • 主题分类:
  • 发布机构: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文号:
  • 关键词:海绵城市,

“小海绵”带动“大更新”!中江县海绵城市这样建→

  • 发布时间:2025-07-10
  • 来源:厅城建管理处
  • 浏览:
  • 【字体:
  • 打印

三江织锦绣 海绵润中江

什么是“海绵城市”?“海绵城市”如何建?和小住一起来看中江经验!

探索打造丘区海绵城市建设新路径

德阳市中江县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指示,紧密遵循国家《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以及四川省《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工作实施方案》的政策导向,全力推进省级海绵城市示范建设,立足“三江织城、群山环抱”的独特格局,以“小海绵”带动“大更新”,开创了一条具有中江特色的海绵城市建设新路径,为丘陵地区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实践案例。

规划领航

擘画海绵发展蓝图

以《中江县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2023-2035)》为统领,深入调研城市本底条件,系统分析自然地理特征,精准识别建设需求与问题,科学谋划建设目标,制定《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县城实施方案》,配套建设51个示范项目,构建形成“1+1+N”规划实施体系。同时,创新采用“流域-城市-社区”三级管控模式,差异化划定生态保护区、修复区和建设区三大空间单元,将海绵指标刚性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管控,形成从规划编制到实施落地的完整闭环。

机制创新

构建协同推进体系

建立“五同时四联动”全周期管控机制,将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系统融入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实施“规划同步编制、设计同步落实、审查同步把关、施工同步实施、验收同步考核”的“五同时”工作制度,确保海绵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建设、同步投用。截至2024年,全县新改扩建项目海绵设施同步实施率达100%,建成区海绵城市达标面积占比由建设初期的不足20%显著提升至36.24%。同时建立跨部门协同推进机制,由住建部门牵头,联合自然资源、执法、水利等部门成立工作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形成权责清晰、衔接顺畅的“规划—建设—运维”一体化管理链条。创新实施“海绵+”绩效考核体系,将建设任务、示范样板等8项核心指标纳入年度考核,有力推动了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的落地见效。

项目示范

精筑海绵工程集群

以“三江六岸”生态脉络为骨架,储备示范项目51个,总投资37.45亿元,海绵专项投资占比22.56%。2024年,完成德中快通、中金快通等入城段改造,凯江两岸治理主体竣工,新建污水处理厂2座,年度海绵投资2.26亿元。2025年,计划推进凯江中游生态修复、魁山公园海绵化改造及18公里排水管网更新,年度海绵投资3.22亿元。

特色实践

打造丘区县域样板

探索“多位一体”海绵建设模式,形成“城市细胞-绿色空间-河湖水系”三级海绵体系。在城市更新中融合海绵理念,老旧小区改造系统采用透水铺装、雨水花园等设施,改造后内涝问题彻底解决;在公园绿地建设中植入海绵功能,龙湾湿地公园通过下沉式绿地、生态植草沟等设施,使雨水下渗回补地下水,实现60%的峰值流量削减率;在水系治理中强化海绵措施,完成雨污管网检测修复223公里、分流改造28公里,强化雨水入河前的岸线净化,有效遏制面源污染,确保凯江水质稳定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