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溪县城全景。 张文忠 摄
金秋时节,广元市苍溪县嘉陵江畔,连片的白色雨棚下,颗颗饱满的红心猕猴桃在枝头摇晃;
百里“香雪海”道路两旁,黄澄澄的雪梨引来众多游客打卡;
粮油园区里,沉甸甸的稻穗随风摇曳,丰收在望……树浓夹岸,苍翠成溪。走在苍溪2334平方公里的大地上,一派丰收的景象,各美其美。
近年来,苍溪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走出一条绿色致富的新路子,先后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首批省级生态园林县城、省级生态县,入选美丽四川先行试点县。
多品类“丰收样本”撑起农业“产业骨架”
苍溪人的一天,从一颗红心猕猴桃开始。作为世界红心猕猴桃原产保护地,这里的红心猕猴桃种植面积达39.5万亩,2024年产鲜果15.8万吨,综合产值突破65亿元,对全县经济增长贡献率超13%。
一颗小小的猕猴桃如何撑起一个大产业?答案藏在“从一颗果到一条链”的产业融合里。
在苍溪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传统种植模式已经焕新,智能温控大棚、物联网设备齐全,让猕猴桃种植不再“看天吃饭”。
苍溪县亭子湖现代农业园区种植大户罗杰是受益者之一,他采用遮雨技术和新的嫁接技术后,猕猴桃病虫害大大减少,商品果率达80%。
“果子价格可以卖得更高。”罗杰的信心来自猕猴桃市场的向好,“以每斤果子的平均收购价为例,去年是7元多,今年涨到8元多,150亩猕猴桃的年产值可达300多万元。”
销售模式也在发生新变化。在“西部播谷”,470余名“村播”、35个直播团队,以直播形式让“苍溪好物”飞出大山。
不只果子甜,苍溪“粮袋子”也越来越满、越来越稳。
在白鹭湖粮油现代农业园区,人工插秧、种植、收割的过程已全部被现代机械取代。“只需要操作机器,从集中育秧、机插秧、田间管理到收获烘干,全部都能轻松搞定。”60岁的安桄明说。
2024年,苍溪县粮食播种面积达120.82万亩,产量45.2万吨,连续5年实现稳中有增;油料、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分别达8.32万吨、45.5万吨,增速均超4%。
俯瞰苍溪大地,一条“种植+加工+电商”全产业链已经形成。数据显示,2024年苍溪县水果总产量达31.3万吨,其中猕猴桃产量占五成,猕猴桃综合产值65亿元,占全县农业种植业产值的34.6%,通过精深加工,猕猴桃果脯、果酒等产品又让其附加值提高了3倍。
城乡蝶变 勾勒出共融美丽画卷
特色农业撑起“产业骨架”,带来农村面貌的蝶变。红色旅游公路穿村而过,川北民居小院干净整洁,产业欣欣向荣,村民勤劳耕耘……走进黄猫垭镇高台村,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映入眼帘。
“变化太大了,现在农村和城里没什么区别!”在黄猫垭镇红军街开超市的蹇莉华感慨。依托桃子、枇杷等水果产业,黄猫垭镇的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务工收入和年底分红,人均收入提升超4500元。
这种变化源于“设施联通”和“服务共享”的双重发力。近年来,苍溪县以争创国家园林城市为抓手,深入开展县城区更新改造、城市品质提升等“三大行动”,推动和美乡村建设,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城乡融合结出累累硕果。
看城市,升级改造的滨江公园、杜里滨江绿道、口袋公园让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推窗见绿”成为居民生活的日常。
看乡村,美丽乡村示范环线建成,传统村落得到保护,农村生活污水、黑臭水体得到有效治理,“既见新貌,又涵新风”成为新风尚,涌现出元坝镇将军村等一批全国、全省乡村治理示范村,县级以上文明村超过80%。
改变不只在表面,更在群众增收的内生动力方面。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通过盘活闲置资产,苍溪力争2025年全面消除村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以下的村,1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将达50%。
以高台村为例,以前村集体经济收入不足4万元,现在增长到25万余元。村民杨照武在现代农业观光园务工,月工资3000元,家里的鸡蛋、腊肉还能卖给游客,“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如今,苍溪正以交通为脉络、以生态为底色、以融合为路径,在嘉陵江畔绘就城优乡美、宜居宜业、人民幸福的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红色+绿色 激活农文旅融合“美丽经济”
红色和绿色在苍溪的秋天里碰撞,激发出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多巴胺”。
在黄猫垭镇的百里桃花长廊,桃花虽已过花期,但红色遗址与七彩田园组成的画卷,仍吸引着成都、兰州、汉中、南充等地的游客纷至沓来。这个昔日的偏远小镇,如今创建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24年接待游客68.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5亿元。
黄猫垭镇的蜕变,是苍溪以“红+绿”融合激活农文旅经济的生动缩影。
苍溪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和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红色文化、蜀道文化底蕴深厚。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苍溪打好四张牌:擦亮“红色名片”,做活“乐水文章”,发展“乡村旅游”,壮大“康养产业”。
“打造嘉陵江红色文化主题文旅风景道,打造高品质嘉陵江滨水亲水旅游核心区,打造特色农文旅融合发展精品带,打造一批‘药养’‘森养’等特色生态康养度假区。”苍溪县委主要负责人用四个“打造”道出发展目标。
展望未来,嘉陵江畔红色旅游区的内容将更加丰富,体育赛事、亲水体验等水上项目品类会更多更丰富,田园旅游主题也会更多更有特色,康养度假区遍布。
眼下,目标已开始达成。在浙水乡山水村,依托滨河优势,当地打造生态康养、露营垂钓等10余个特色项目;在元坝镇清鹤村,天九现代农业园区投入12亿元,建设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示范区。
苍溪县将各个乡村景点串珠成链的同时,还在不断提升业态,开发出丰富的农事体验项目,引入民宿、露营基地等,让“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美丽经济”成为吸引游客的“吸铁石”。2024年,苍溪县全年累计接待国内游客336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6亿余元。
从猕猴桃园的智能管理到红军街的热闹景象,苍溪这个川北农业强县正以更多“生态+”模式,绘就美丽苍溪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