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乡村振兴
  • 索 引 号:
  • 主题分类:
  • 发布机构:
  • 文号:
  • 关键词:传统村落,

甘孜州大力推进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工作

甘孜州作为情歌故乡、格萨尔王故里,25个民族融合聚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红色文化延绵不断、传统村落资源丰富,素有“藏族文化宝库”的美誉。聚族而居的农耕生活、淳厚朴实的乡土文明、特色鲜明的建筑风格,以传统村落全面呈现。2020年6月,甘孜州入选全国首批十个“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市(州)”,获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5亿元。现有国家级传统村落94个、省级传统村落268个,总量均居全省第一。

一、强化组织领导保障

州、县高度重视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工作,分别成立以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推行“一县一名州级领导联系、一县一名党政主管主抓、一县一套工作专班推进”的“三个一”工作方式,抓好政策、项目、资金三个统筹,建立责任落实、项目推进、资金保障、督导检查四项机制,多层次召开会议研究工作,全覆盖开展督导检查,确保了示范工作落地见效。

二、科学编制规划方案

立足甘孜州传统村落资源禀赋、文化特色、地域特点、建筑风格等基本要素,结合传统村落文物保护、文化传承、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等发展需要,在省住建厅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编制完成了《甘孜州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总体规划》。在深入甘孜州传统村落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明确以振兴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为投向,以保护村落格局、整体风貌为重点,以提升文化传承、组织能力、治理能力为抓手,以促进文村、旅村、产村融合发展为路径,将传统村落作为全州乡村建设行动和乡村振兴先行区,制定出台了《甘孜州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工作方案》。

三、确立工作目标定位

坚持融合发展、集群发展理念,注重盘整资源、顶层加构和运营策划的前置,将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与乡村振兴、全域旅游、长征文化公园等重大战略相结合,分片打造传统村落集中保护利用示范区,形成东路以最美藏寨、红色文化为代表的康养休闲型传统村落集群,南路以藏乡田园、最美雪山为代表的高原生态观光型传统村落集群,北路以藏民居、南派藏医、民族工艺为代表的康巴文化体验型传统村落集群,努力打造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甘孜品牌”,助力甘孜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四、积极争取技术支持

在省住建厅关心下,多次组织四川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重庆大学等专家,调研指导甘孜州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工作。邀请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西南交通大学世界遗产国际研究中心等一流院所专家,实地踏勘乡城青德、丹巴中路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示范,并召开视频交流会,给予陪伴式指导。邀请北京清华、西南交大等4所大学教授专家开展历史环境要素普查等业务培训,指导基层开展历史环境要素普查,建立传统村落档案,增强干部群众保护意识和能力。

五、切实抓好宣传推广

积极组织丹巴、乡城两县参加2022川渝住房城乡建设博览会,设立“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主题展厅,充分展示了甘孜州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人文资源和保护利用成果。邀请四川电视台赴甘孜州理塘、乡城、康定、泸定等地拍摄传统村落专题纪录片,陆续在四川卫视《乡村栏目》播出,在全省范围内取得较好反响。充分发挥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作用,用好用活短视频和网络直播,借力州“网红局长刘洪”“理塘丁真”等流量大V,持续提升州传统村落影响力和知名度。

六、有效推进保护利用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原则,以国家级传统村落为重点,综合考量保护价值、资源优势、基础条件、开发前景等要素,将传统村落分为精品村、提升村、保护村三类,采取“3+9”模式,通过州级国有平台企业等方式集中打造丹巴中路、乡城青德、泸定华林坪3个州级示范片区;以县为主体划片开展保护利用,打造9个县级示范片区,带动其他传统村落有效保护利用。充分发挥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撬动作用,整合资金10.2亿元,放大资金6.8倍,统筹实施项目142个,现已完工128个,完成投资8.6亿元。同时,计划再投资7亿元(其中政府投资约4亿元、撬动社会资本约3亿元),实施稻城亚丁村保护利用,打造世界级历史文旅村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