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 主题分类:
  • 发布机构:
  • 文号:
  • 关键词:

不忘“彝海结盟”承诺 凉山脱贫攻坚奔小康(执法一室 罗勋)

彝海结盟:民族团结的红色热土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凉山境内演绎的史诗般雄浑恢宏、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让我们把时间退回到1935年5月,长征途中的中央红军渡过金沙江后一路北进,向红四方面军靠拢,国民党调动几十万大军南追北堵,妄图把红军歼灭在大渡河以南。中央红军陷入了绝境:前有阻击,后有追兵,想跳出重兵包围圈,中央红军必须尽快渡过天险大渡河。

而从红军驻地冕宁泸沽到大渡河,中间隔着大凉山彝区,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大路,可以绕过彝区从大树堡渡过大渡河;另一条是小路,则必须经过冕宁西北的彝族聚居区安顺场渡大渡河。

蒋介石判断红军只敢走大路而不敢走小路,并在大路布下重兵。因为他早就派人到彝区造谣说红军是共产共妻的红魔军,加之历代统治阶级长期推行民族压迫政策,使彝民对红军充满猜忌敌视。

然而,毛主席看破了蒋介石的如意算盘,为了避开强敌尽早过河,决定经过彝区走小路到达渡河口。刘伯承、聂荣臻率领的先遣队纪律严明,作风过硬,逐步赢得了彝民好感。根据彝族同胞重义气的特点,刘伯承与彝民首领小叶丹在海子边歃血为盟,结异性兄弟。刘伯承表示将来红军打败反动派以后,一定帮助彝族人民消除一切外来的欺压,建设自己美好的生活。

在结盟后的第二天,小叶丹亲自带路,护送红军历经七天七夜通过彝族聚居区,才与刘伯承依依惜别。红军后续部队也顺利地通过了彝区,迅速抢渡大渡河。

彝海结盟,红军顺利地通过彝族区,翻越大凉山,为强渡大渡河、粉碎国民党围追堵截企图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更是我党民族团结史上的一座丰碑。

不忘承诺带领彝胞兄弟建设美好生活

2019年8月,我有幸被抽调参加省委巡视工作,但当确定巡视地是凉山州时,心里不由得犯嘀咕,早就听说凉山贫困落后,交通闭塞,特别是当地彝胞不讲道理,不太好打交道,工作不好做,容易造成民族矛盾来到凉山后,巡视组一班人坚持“白加黑、5+2”工作模式,三个月仅休息了两个半天,白天走村入户察实情,晚上加班加点看资料,帮助当地党委政府查找问题的同时,发现凉山原来跟想象中的不一样了。

巡视中了解到,德昌县锦川老街有几十户彝胞居住在危房老屋中,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我和同事便以记者身份前往了解情况,看到倾斜土墙、摇摇欲坠的屋顶,仿佛一阵风就能刮倒样,很震惊很愤怒,觉得当地党员干部太不把彝胞生命当回事了。然而我们与多户彝胞深入沟通交流,才了解到了实情。原来这几十户彝民是几年前从大凉山地区深度贫困县雷波、金阳、昭觉盲迁过来的,他们发现德昌县交通便利生活条件相对较好,想在这里安家,便私下从当地人手里购买了这些破旧的老屋。因为这是危房,加之没有户籍分不到宅基地,生计难以维系,当地政府多次劝返无果后,也理解了彝胞兄弟想要摆脱大山里贫困生活的心情,主动帮助彝胞通水通电,修缮加固危房。遇到雨季时,当地党员干部便挨家挨户动员到临时安置点躲风避雨。金阳、雷波等地的扶贫干部也多次上门与德昌政府沟通,帮助协调解决上学就医问题,并利用专项农房改造资金帮助彝胞在附近修建新房。请看这就是正在建设的房屋。当我们问起当地党员干部怎么样时,好几个彝胞都羞涩笑了笑说了一个好字,有的还学着竖起大拇指点赞,不停地说当地党员干部的好。彝胞们都明白这么一个朴素的道理,谁对自己好,自己也得对他们好。多年前因为家里很穷,他们向外讨生活盲迁到这里,是违反国家政策规定,虽然老家在脱贫攻坚的路上条件越来越好,但他们已在这里生儿育女,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不愿再回去。但当地的汉族党员干部没有把他们当成外人,主动关心帮助解决现实困难,虽然暂时还居住在危房之中,但新房正在修建,看得见希望,但心是很温暖的,对当地干部、对党还是很感恩的。就这样跟彝胞兄弟拉了两个小时家常,也让我深受启发,只要真心实意对老百姓好,老百姓就拥护我们,群众工作也不难做了。

德昌县的响地村是彝族集聚村,以前这里贫困落后,山路崎岖,房屋破败,但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扶贫党员干部共同努力下,这里早已是另外一番景象,水泥公路村村通,新房子一排排,时尚青年一对对,走进村子可以感受到热情的招呼,幸福的笑容,自信的步伐,忙碌的身影,全民奔小康的路上这里没落下。

锦川老街、响地村只是四川省、凉山州、德昌县共产党人真心实意为彝胞办实事,带领彝胞建设美好生活的一个缩影。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凉山之行掷地有声地说“共产党给老百姓的承诺,一定要兑现!”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下足“绣花”功夫,尽锐出战、砥砺奋斗,如期实现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交出了一份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四川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