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 主题分类:
  • 发布机构:
  • 文号:
  • 关键词:百强镇巡礼,

百强镇巡礼 | 柳林镇筑融合发展路

  • 发布时间:2025-05-15
  • 来源:厅村镇处
  • 浏览:
  • 【字体:
  • 打印

编者按: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因地制宜发展小城镇,构建以县城为枢纽、以小城镇为节点的县域经济体系”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决定》要求,按照“抓好两端、畅通中间”工作思路,持续深化中心镇建设强基提质和改革发展,形成“百强中心镇引领示范、两千小城镇竞相发展”良好氛围。“四川建设发布”微信公众号推出“百强镇巡礼”专题栏目,带领大家一起领略全省百强中心镇新气象。

本期一起来看巴中市恩阳区柳林镇

柳林镇地处巴中西南部,辖区面积80.2平方公里,下辖13个行政村、8个居委会,户籍人口5.2万人,场镇面积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5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万元。场镇建有食品工业园,入驻龙大美食、好彩头等优质企业19家。拥有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中国传统村落及“海山情园”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先后荣获国家级卫生镇、国家级重点镇、省级特色小镇、省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等荣誉。2022年,被省政府命名为首批“省级百强中心镇”。

芳菲四月,海山情园油菜花节游人如织,食品工业园加工生产忙、万亩高标准农田长势喜人……自创建省级百强中心镇以来,柳林镇突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着力破解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治理,产业高质量发展难题,探索出一条“城镇建设强基础、和美乡村绘底色、产业融合谋发展”的强镇之路。

强基础、优配套  打造民生普惠“新生活”

柳林镇立足高标准规划、高站位统筹、高质量建设,全面补短板、强基础、优配套,有效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实施污水管网改造、场镇道路升级改造、场镇亮化绿化等中心镇建设项目8个,建成场镇污水处理站4座和日处理量10000立方米的工业污水处理厂1座,铺设雨污主管网12公里,新建停车场1个,规划停车位1500余个。

城镇总建筑面积达70万平方米,建有电梯公寓、规范化居民小区等高品质城镇小区7个,近年来新增外来城镇人口6400人,中心镇辐射带动作用明显。

同时,大力实施公共服务功能提升行动,强化水、电、气、讯等要素保障,做实“跑团”便民服务,开展综合执法试点,谋划建设商业综合体,形成了覆盖广泛、便捷高效的15分钟城镇生活“幸福圈”。

绘底色、靓颜值  构建和谐共生“新生态”

柳林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积极探索环保有机肥料应用、林光互补发电、污水垃圾治理等低碳环保模式,整合厨余垃圾、秸秆等有机肥资源,推广运用环保酵素应用、绿肥种植、秸秆还田、合理轮作等措施促进化肥减量;利用闲置农用地、灌木林地等建设光伏方阵,通过政府补贴、村委会自筹模式建成49.5kw装机容量的光伏电站1座;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垃圾收集处置等项目,配套垃圾收储运设施设备400余个,建成三格式化粪池111座。

同时,充分挖掘海山村优质粮油现代产业园和罐子沟村怡莲山庄等资源,大力推进“绿水青山+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成功举办“海山情园”油菜花节4届,罐子沟葡萄采摘节6届,承办“中国农民丰收节”并被央视“2024网络丰晚”节目报道。2024年文化旅游收入1500余万元,直接带动附近农民户均增收1.5万元以上。

抓三产、促融合  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柳林镇坚持“产城一体、园镇合一”建设模式,围绕特色农业、工业园区、文旅服务三大重点方向,推动产业提档升级。

推行“良种良法化、管理机械化、种养生态化、产品标准化、园区数字化”五化模式。建成以海山村优质粮油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核心的优质粮油片4万余亩,有机果蔬1500亩、道地药材800余亩。

坚持“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促融合”产业发展思路,引进“龙大美食”“胡婆婆”“好彩头”等生猪屠宰、高端肉制品深加工、休闲食品等优势品牌,食品产业集群逐步壮大,食品工业园现已入驻食品饮料、肉制品加工、牛羊饲料企业19家,2024年生产总值达13.68亿元。

下一步,柳林镇以建设“全国特色小城镇”为目标,遵循“一城三园”的规划思路,整合力量推动镇级集体经济产业园建设,融圈建链做大食品工业园规模,推动“巴食巴适”“恩阳产”品牌成势发展,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