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归档专题
  • 索 引 号:
  • 主题分类:
  • 发布机构:
  • 文号:
  • 关键词:

四川118万人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入住

  “十三五”期间,四川规划对21个市(州)、146个县(市、区)136.0461万(含新增20.0461万人)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搬迁规模位居全国第二,计划总投资817亿元,是全省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和关键之仗。截至今年8月底,“十三五”搬迁任务已建成住房涉及124万人,建成率91.15%;搬迁入住118万人,搬迁率87.03%。

  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仍是党中央、国务院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战略部署。在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中,四川结合实际情况、地形地貌和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探索形成了“小、组、微、生”的建设模式,各地牢固树立“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的工作理念,始终坚持“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并进,探索形成了一系列经验做法。

  一是安置点建设纳入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实现搬迁安置与产城融合发展

  四川泸州市叙永县江门镇江门古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在江门古寨一侧,纳入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利用地处川南旅游环线重要节点的优势,依托商贸街区、精品景区、农副产品加工园区,让搬迁群众搬出大山,逐步融入城镇,告别了千年积贫的大山,真正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该安置点沙盘模型2017年在国家“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中作为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唯一的典型代表展出。

  二是靠近大企业规划布局建设集中安置点,方便搬迁群众就业增收脱贫

  四川达州市大竹县月华镇九银村安置点,坚持“以产带迁、以迁兴产”理念,靠近龙头企业东柳醪糟公司选址建设。对企业而言,搬迁安置房成了企业的“职工宿舍”,企业不用为搬迁群众员工提供住宿,支付生活补贴、交通等费用,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对搬迁群众而言,东柳醪糟公司为搬迁群众提供就业岗位120个,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过上了好日子,达到了群众就业、产业发展、安置点祥和“三赢”效果。

  三是发挥区域特色,因地制宜培育产业,带动搬迁群众增收脱贫

  招标文件要求中标人提交履约担保的,中标人应当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提交。招标人要求中标人提供履约担保的,应当同时向中标人提供工程款支付担保。建设单位和建筑业企业应当加强工程风险防控能力建设。工程担保保证人应当不断提高专业化承保能力,增强风险识别能力,认真开展保中、保后管理,及时做好预警预案,并在违约发生后按保函约定及时代为履行或承担损失赔付责任。

  四是创新扶贫方式,增强发展活力,促进搬迁群众增收脱贫

  四川广元市创新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投资方式,整合资金投入到龙头企业兴建特色产业项目,将股权量化到贫困户、项目区群众、村集体经济组织,建立利益联结和风险防控机制,实施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大变革,真正实现搬迁群众“务工就业挣薪金、入股分红获股金、委托经营拿酬金、集体收益分现金”。

  这些例子正是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的缩影。

  我们看到,在广袤的巴蜀大地上,一个个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正有序实施,四川各地各部门、施工单位和群众们正撸起袖子加油干,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