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 主题分类:
  • 发布机构: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文号:
  • 关键词:城市更新,

视频解读 | 《四川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方案》(三)

  • 发布时间:2025-09-10
  • 来源:厅更新处
  • 浏览:
  • 【字体:
  • 打印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决策部署,我厅邀请专家学者就《四川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方案》作深入解读。这期邀请到四川省城乡建设研究院总工程师、正高工罗晖先生。

主持人:今天,我们邀请到四川省城乡建设研究院总工程师、正高工罗晖先生,一起来聊聊四川城市更新工作如何保障、怎么推进。罗总,您如何看待《行动方案》中5方面的支持政策的作用?

罗晖:这5方面支持政策其实是一套系统性的支持政策组合拳,整合了用地、规划、财政、金融、审批等多个方面的政策。比如,在用地保障方面,提出了“弹性机制激活存量空间”的政策支持路径;在产权确权方面“以灵活确权强化产权保障”;在规划管控方面提出“以转移奖励 审慎包容”为导向的规划指标激励政策;在金融财税方面提出“以多元资金保障可持续更新”;在项目审批方面提出“以效能提升加速项目落地”……通过这些支持政策来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城市更新,保障各地城市更新项目落地实施。

主持人:有支持政策,当然,也有工作要求,在《行动方案》中,明确了健全组织协调机制等5项工作要求,您觉得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罗晖:城市更新工作涉及方方面面,需要系统组织、整体推进。《行动方案》提出的5项工作要求,希望以组织机制保障执行、科学规划提供方向、项目统筹优化资源、多元投入筹措资金、可持续模式确保长效形成闭环,明确各地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任务书、路线图。

主持人:

《行动方案》对2025年、2027年底、2030年这些不同节点都提出了明确的成效要求,您怎么看待这些目标?

罗晖:《行动方案》在三个时间节点都提出具体的量化要求。2025年,全省要启动约600个重点片区的城市更新工作,实施约3800个城市更新项目。今年已经完成两批次申请地方政府专项债支持城市更新工程项目。在老旧小区改造方面,年底前要完成我省2000年底前建成需改造的老旧小区“收官任务”。广元市利州区玖合苑将九个小区从“背对背”的各自为政、不相往来,真正转变为“交通融合、文化融合、设施融合、生态融合、治理融合”;在市政基础提升方面,获得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一批城市地下管网改造项目建设。德阳市精准排查城市管网问题,系统性治理“管网病”;在历史文化保护方面,公示了城乡发展建设资金支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项目等。攀枝花市将散落的历史碎片串联成珠,让三线历史故事“花开满城”。这些项目的实施,让我们对四川完成年度目标充满信心。

那么2027年,全省要建成50个城市更新重点片区样板,目前已经在谋划实施中。省里将尽快明确重点片区样板标准,鼓励各地推动以重点片区为载体的资源资金整合,实现“更新一片成一片”。

对于2030年的目标,我们首要考虑是编制好全省“十五五”城市更新行动规划,日前,省政府办公厅已明确将该规划列入省级重点专项规划。住房城乡建设厅已正式启动“十五五”更新专规编制工作,该规划将系统全面谋划“十五五”时期我省城市更新工作,提出发展目标、重要指标、重大战略任务、重大政策举措和重大工程项目,并将就城市更新体制机制改革、配套支持政策、技术标准体系等进行系统部署。

主持人:瞄准目标,在实践中要取得成效。在您看来,这场城市更新行动,可以让我们对四川的城市未来抱有怎样的期待?

罗晖:城市更新不是大拆大建,而是用“绣花功夫”,实现人、城、产的和谐发展,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影响具体而深远。首先,它肯定有助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通过城市更新,能够让危旧房、老旧小区、城中村向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转变,满足居民在“住有所居”的基础上,实现“住有优居”。同时优化公共服务,补齐养老、托育、健身、停车、充电、菜市场等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利用桥下空间、街旁空间等城市公共空间,打造百姓身边的“金角银边”,提供方便群众室外活动的环境场所。

城市更新,也能更加突出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通过系统性普查历史文化资源家底、整体性构建保护传承体系来延续城市文脉,推动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在城市更新中活化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激发城市活力。

还有一点,我认为它有助于扩大内需和促进消费。最近几年,能够看到,通过城市更新,我们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正焕发新生,正成为重要的文旅消费空间,游客对历史文化类景区的追捧正在上升。我们城市内外的生态空间,通过生态修复,正加上公园+、+公园等等方式,来培育新的消费场景,例如成都的环城生态区,就产生了骑游、健身、休闲等文体消费场景。

当然,不难想象,老旧街区、老旧厂区,通过更新和功能升级,能够培育文化创意、科技创新等新功能,比如成都的东郊记忆,我们现在讲到一个概念,创新回归都市,通过更新,让老城区能够给这些创新企业提供各种服务和交流的场所,能够降低创新企业的成本,包容创新的失败,而且通过城市更新,提升城市的智慧化水平,让城市能够成为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的最佳应用场景,反过来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所以可见,城市更新也正成为孵化和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手段。

主持人:谢谢罗总分享。城市更新,归根到底是“一切着眼于便民、利民、安民”。我们相信,通过城市更新,回应群众需求、拓宽发展空间,我们的城市将更有品质、更有活力。